大數據企業的快速增長階段出現在2013-2015年,增長速度在2015年達到最高峰。2015年后,市場日趨成熟,企業新增開始趨于放緩,大數據產業逐漸走向成熟。我國目前大數據領域的企業超3000余家,
超70%的大數據企業為10人至100人規模的小型企業,中小企業在產業蓬勃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和行業政策的實施,大數據中小企業面臨的外部市場環境和依托的基礎設施也發生重大變化從而影響企業規模分布。
大數據新增企業數量的變化與新政策的出臺密不可分。2015年8月國務院頒布《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大數據由此正式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2016年工信部印發了《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推動大數據產業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城市、數字中國等發展戰略逐步推動社會經濟數字化轉型,大數據的產業支撐得到強化,應用范圍加速拓展,產業規模實現相應快速增長。
2016年以來,隨著大數據底層設施逐漸成熟,大數據分析開始結合具體行業,向下游垂直行業應用延伸。大數據開始由主題概念向業績兌現轉換。包括房地產、商貿零售、金融、汽車等傳統行業開始深入布局大數據的行業應用。大數據源的戰略性資源屬性越來越普遍地得到各方認同,擁有數據源的企業在補齊分析和應用的技術,有望憑借數據鏈上游核心資源迎來快速發展。2015年,國家印發《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第一次將大數據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提出了我國大數據的頂層設計。
數據統計,2019年中國大數據產業經營規模為5334.36億元,202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經營規模為5581.12億元,如下表所示:
圖表 2019-2021年中國大數據產業經營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