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簡介
近年來,圍繞“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基本原則,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熱水解預處理、與餐廚等有機質協同的高級厭氧消化技術等污泥穩定化技術實現了良好的應用和推廣,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方面的政策和標準也在逐漸完善。
在政策的監管下,對污泥的處理更加嚴格,中國對污泥治理行業的需求將不斷增加,會為污泥行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原料。在消費渠道方面,污泥處理費會作為污水處理費中的項目進行征收,收費效率提高。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起步較晚,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行業內公司數量眾多,行業集中度較低。
現階段從事污泥處理的公司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為以污水處理為主、污泥處理為輔的企業,該類企業主營業務多為污水處理,由于污泥是污水處理的產物,隨著社會對污泥處理的重視,這類公司逐步加大對污泥處理的研發和投入,其中部分公司具備單獨進行污泥處理的能力。第二類為專業從事污泥處理的公司,該類企業技術研發能力較強,實踐經驗豐富,但行業內這類公司的數量較少,且呈現地域性較強的特點。
十四五期間,中央財政將投入2000億元用于污水廠的污泥處理,在污泥處置技術的不斷突破與政策的推動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即將迎來藍海市場。隨著政策引導,我國污泥處理產業市場需求得到釋放。據預測,按照污水有效處理率來推算,2023年的污泥處理市場規模將達到867億元左右。
當前,各種技術占污泥處理處置總規模的比例分別為:能源干化31%、機械脫水27%、厭氧消化20%、好氧發酵18%。
隨著污泥處理資金的投入增加,價費政策和激勵機制的完善,污泥處理將會成為治理污染的首要切入點。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會使污泥中氮、磷等有機物質含量將上升,會使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向資源化發展。資源化,是指將直接作為原料進行利用或者對進行再生利用,使污染治理的效用最大化。
報告目錄
2023-2027年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調研報告
第一章 污泥的產生及處理方式
第二章 國際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分析及經驗借鑒
2.1 國際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狀況
2.1.1 政策規范
2.1.2 技術路線
2.1.3 區域特征
2.2 國外污泥處理處置行業運營經驗
2.2.1 美國運營經驗借鑒
2.2.2 日本運營經驗借鑒
2.2.3 歐洲運營經驗借鑒
2.2.4 德國污泥處理經驗
2.2.5 韓國污泥處理經驗
2.3 世界典型污泥處理工程經驗借鑒
2.3.1 日本污泥處理工程案例
2.3.2 韓國污泥熱干化工程案例
2.3.3 比利時污泥處理經驗借鑒
第三章 2020-2022年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宏觀環境分析
3.1 經濟環境
3.1.1 宏觀經濟概況
3.1.2 工業經濟運行
3.1.3 固定資產投資
3.1.4 宏觀經濟展望
3.2 社會環境
3.2.1 生態文明建設成就
3.2.2 生態文明建設支出
3.2.3 環保財政支出規模
3.2.4 國民環保意識加強
3.2.5 城鎮化加劇環境問題
3.3 自然環境
3.3.1 自然生態環境狀況
3.3.2 中國空氣質量狀況
3.3.3 水資源的質量狀況
3.3.4 污染物的排放狀況
第四章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政策實施狀況分析
4.1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政策體系
4.1.1 行業監管部門
4.1.2 行業國家標準
4.1.3 國家政策匯總
4.1.4 地方層面政策
4.1.5 綠色發展支持
4.2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政策解讀
4.2.1 水污染防治法
4.2.2 污泥處理處置稅收優惠
4.2.3 污水處理利用發展規劃
4.2.4 生活污水處理實施方案
4.3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政策影響
4.3.1 政策側重污泥處理問題
4.3.2 處理技術路徑逐漸清晰
4.3.3 促進污泥的資源化發展
第五章 2020-2022年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運行分析
5.1 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條件
5.1.1 產業發展背景
5.1.2 行業推動因素
5.1.3 行業優勢分析
5.2 污泥處理處置行業供需現狀
5.2.1 污泥產量規模
5.2.2 市場規模分析
5.2.3 污泥處理需求
5.2.4 處理方式占比
5.2.5 處理設備規模
5.2.6 疫情下污泥處置
5.3 污泥處理處置行業成本費用分析
5.3.1 污泥處理收費標準
5.3.2 區域污泥處理補貼
5.3.3 污泥處理成本結構
5.3.4 污泥處置收費困難
5.3.5 污泥費用收取建議
5.4 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模式剖析
5.4.1 項目建設模式分析
5.4.2 行業盈利模式分析
5.4.3 污泥處置模式選擇
第六章 中國河道湖泊底泥處理處置分析
6.1 河道湖泊底泥處理處置狀況
6.1.1 長江流域污染治理政策
6.1.2 河湖底泥的產生及性質
6.1.3 河道底泥處理處置案例
6.2 河道底泥處理技術分析
6.2.1 物理修復技術
6.2.2 化學修復技術
6.2.3 生物修復技術
6.2.4 河道污染底泥處理技術
6.2.5 城市河道底泥資源化利用
6.3 河道管養業務分析
6.3.1 深圳河道管養項目
6.3.2 福州河道管養經驗
6.3.3 河道管養主要模式
6.3.4 管養分離現存問題
6.3.5 提升管養水平策略
第七章 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路線與方案選擇
7.1 污泥處理處置原則與要求
7.1.1 污泥處理處置原則
7.1.2 設施建設基本要求
7.1.3 處置過程管理要求
7.2 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現狀
7.2.1 技術發展分析
7.2.2 專利技術現狀
7.2.3 主流技術路線
7.3 污泥處理的單元技術
7.3.1 石灰穩定技術
7.3.2 濃縮脫水技術
7.3.3 厭氧消化技術
7.3.4 好氧發酵技術
7.3.5 污泥熱干化技術
7.3.6 板框壓濾處理技術
7.3.7 其他技術
7.4 污泥預處理技術分析
7.4.1 預處理概述
7.4.2 物理預處理
7.4.3 化學預處理
7.4.4 組合預處理
7.5 污泥深度脫水技術分析
7.5.1 機械脫水工藝
7.5.2 熱干化技術
7.5.3 水熱法脫水工藝
7.5.4 污泥脫水方案組合
7.6 污泥處理處置新型技術手段
7.6.1 污泥熱水解技術
7.6.2 污泥碳化技術
7.6.3 污泥超聲破解技術
7.6.4 污泥氣化技術
7.6.5 超臨界水氧化技術
7.6.6 水熱干化技術
7.7 污泥處理處置方案選擇
7.7.1 污泥處置方式的選擇
7.7.2 典型污泥處理處置方案
7.7.3 污泥處理方案綜合評價
第八章 2020-2022年污泥資源化與減量化發展分析
8.1 污泥減量化技術分析
8.1.1 減量技術原理
8.1.2 減量方法分類
8.1.3 減量技術分析
8.1.4 減量技術效益
8.1.5 技術應用空間
8.2 剩余污泥資源化利用技術分析
8.2.1 剩余污泥處置方式對比
8.2.2 剩余污泥濃縮脫水技術
8.2.3 剩余污泥穩定化處理
8.2.4 剩余污泥資源化技術
8.2.5 剩余污泥的綜合利用
8.3 污泥衛生填埋
8.3.1 衛生填埋技術
8.3.2 市場發展情況
8.3.3 行業政策分析
8.3.4 產業問題分析
8.3.5 行業發展建議
8.4 污泥堆肥產業
8.4.1 污泥堆肥利用概述
8.4.2 產業技術工藝分類
8.4.3 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8.4.4 項目建設運營模式
8.4.5 產業技術環境分析
8.4.6 產業發展問題及建議
8.4.7 產業未來發展前景
8.5 污泥土地利用
8.5.1 土地利用概述
8.5.2 土地利用原理
8.5.3 技術路線選擇
8.5.4 可行性的分析
8.5.5 利用效益分析
8.5.6 產業發展瓶頸
8.5.7 產業發展建議
8.5.8 未來前景分析
8.6 污泥發電產業
8.6.1 基本工藝路線
8.6.2 污泥發電現狀
8.6.3 焚燒發電項目
8.6.4 綜合效益分析
8.6.5 行業政策建議
8.7 污泥水泥化
8.7.1 協同處置現狀
8.7.2 技術研發動態
8.7.3 處置工藝分析
8.7.4 處置技術要求
8.7.5 產品環保要求
8.7.6 處置難點解析
8.8 污泥建材化
8.8.1 建材利用可行性
8.8.2 建材利用方向
8.8.3 建材利用技術
8.8.4 技術路線選擇
8.8.5 行業發展問題
8.8.6 行業發展建議
8.9 其他資源化利用方式
8.9.1 污泥能源利用
8.9.2 污泥制作飼料
8.9.3 污泥環保材料利用
第九章 2020-2022年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區域發展狀況
9.1 東北地區
9.1.1 黑龍江
9.1.2 朝陽市
9.1.3 伊春市
9.1.4 沈陽市
9.2 華北地區
9.2.1 山西省
9.2.2 河北省
9.2.3 北京市
9.2.4 天津市
9.3 華東地區
9.3.1 山東省
9.3.2 江蘇省
9.3.3 江西省
9.3.4 浙江省
9.3.5 上海市
9.4 中南地區
9.4.1 河南省
9.4.2 湖北省
9.4.3 湖南省
9.4.4 廣東省
9.4.5 廣西壯族自治區
9.4.6 海南省
9.5 西南地區
9.5.1 四川省
9.5.2 重慶市
9.5.3 貴州省
9.5.4 昆明市
9.6 西北地區
9.6.1 西安市
9.6.2 青海省
9.6.3 蘭州市
第十章 2020-2022年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產業鏈分析
10.1 污泥處理處置產業鏈結構
10.1.1 產業鏈構成情況
10.1.2 與上游行業的關聯性
10.1.3 與中游行業的關聯性
10.1.4 與下游行業的關聯性
10.2 污泥處理處置設備市場分析
10.2.1 微濾機
10.2.2 烘干機
10.2.3 亂吸泥機
10.2.4 隔膜壓濾機
10.2.5 厭氧消化系統
10.3 污泥處理處置下游需求分析
10.3.1 排水管網污泥處理
10.3.2 鋼鐵行業污泥處理
10.3.3 電鍍行業污泥處理
10.3.4 石油化工污泥處理
10.3.5 造紙工業污泥處理
10.3.6 印染行業污泥處理
第十一章 2020-2022年污泥處理處置市場競爭分析
11.1 污泥處置市場競爭情況分析
11.1.1 市場競爭格局
11.1.2 企業競爭優勢
11.1.3 細分領域競爭
11.1.4 企業上市動態
11.2 污泥處理處置行業進入壁壘
11.2.1 品牌壁壘
11.2.2 資金壁壘
11.2.3 區域壁壘
11.2.4 技術壁壘
11.2.5 經驗壁壘
第十二章 2019-2022年污泥處理處置投資運營企業分析
12.1 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
12.1.1 企業發展概況
12.1.2 經營效益分析
12.1.3 業務經營分析
12.1.4 財務狀況分析
12.1.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2.1.6 公司發展戰略
12.1.7 未來前景展望
12.2 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
12.2.1 企業發展概況
12.2.2 2020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12.2.3 2021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12.2.4 2022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12.3 中國疏浚環?毓捎邢薰
12.3.1 企業發展概況
12.3.2 2020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12.3.3 2021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12.3.4 2022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12.4 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12.4.1 企業發展概況
12.4.2 經營效益分析
12.4.3 業務經營分析
12.4.4 財務狀況分析
12.4.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2.4.6 公司發展戰略
12.4.7 未來前景展望
12.5 上海巴安水務股份有限公司
12.5.1 企業發展概況
12.5.2 經營效益分析
12.5.3 業務經營分析
12.5.4 財務狀況分析
12.5.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2.5.6 公司發展戰略
12.5.7 未來前景展望
12.6 中電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12.6.1 企業發展概況
12.6.2 經營效益分析
12.6.3 業務經營分析
12.6.4 財務狀況分析
12.6.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2.6.6 未來前景展望
12.7 成都市興蓉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12.7.1 企業發展概況
12.7.2 經營效益分析
12.7.3 業務經營分析
12.7.4 財務狀況分析
12.7.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2.7.6 公司發展戰略
12.7.7 未來前景展望
12.8 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12.8.1 企業發展概況
12.8.2 經營效益分析
12.8.3 業務經營分析
12.8.4 財務狀況分析
12.8.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2.8.6 未來前景展望
第十三章 2018-2021年污泥處理處置優勢設備生產商分析
13.1 無錫華光環保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3.1.1 企業發展概況
13.1.2 經營效益分析
13.1.3 業務經營分析
13.1.4 財務狀況分析
13.1.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3.1.6 公司發展戰略
13.1.7 未來前景展望
13.2 華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2.1 企業發展概況
13.2.2 經營效益分析
13.2.3 業務經營分析
13.2.4 財務狀況分析
13.2.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3.2.6 公司發展戰略
13.3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3.3.1 企業發展概況
13.3.2 經營效益分析
13.3.3 業務經營分析
13.3.4 財務狀況分析
13.3.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3.3.6 公司發展戰略
13.3.7 未來前景展望
13.4 興源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4.1 企業發展概況
13.4.2 經營效益分析
13.4.3 業務經營分析
13.4.4 財務狀況分析
13.4.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3.4.6 公司發展戰略
13.4.7 未來前景展望
第十四章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面臨的挑戰及戰略建議
14.1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問題分析
14.1.1 行業綜合問題分析
14.1.2 城市污泥處理問題
14.1.3 行業引領工藝路線
14.1.4 污泥處理處置不足
14.1.5 傳統方式處理問題
14.1.6 污水廠污泥處理困境
14.2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對策
14.2.1 污泥處理綜合問題建議
14.2.2 城市污泥處理處置對策
14.2.3 污泥處理資源化優化策略
14.2.4 污泥無害化處置建議
14.2.5 污泥土地資源利用建議
14.3 污泥處理處置行業中的政府戰略思考
14.3.1 明晰政府角色
14.3.2 收費保障政策
14.3.3 財稅優惠政策
14.3.4 投資運營政策
14.3.5 行業監管政策
第十五章 典型污泥處理處置工程案例研究
15.1 污泥直接焚燒工程案例分析
15.1.1 項目基本資料
15.1.2 項目方案選擇
15.1.3 具體工藝流程
15.1.4 項目投資和運行費用
15.1.5 項目總結
15.2 污泥干化焚燒處理工程案例分析
15.2.1 項目基本資料
15.2.2 項目技術路線
15.2.3 項目管理經驗
15.3 化糞池污泥處理工程案例分析
15.3.1 項目基本資料
15.3.2 項目方案選擇
15.3.3 項目方案論證
15.3.4 項目投資和運行費用
15.4 污泥填埋工程案例分析
15.4.1 項目基本背景
15.4.2 項目備選方案
15.4.3 項目方案比選
15.4.4 項目建設規模
15.4.5 項目總結
15.5 污泥集中處置工程案例分析
15.5.1 項目基本資料
15.5.2 污泥處置工藝
15.5.3 項目建設影響
15.5.4 項目技術路線
15.5.5 項目總結
15.6 污泥處理完善工程案例分析
15.6.1 工程概況分析
15.6.2 主要設計參數
15.6.3 工程設計規劃
15.6.4 項目工藝解析
第十六章 污泥處理處置行業投資分析
16.1 行業投資影響因素
16.1.1 管理因素分析
16.1.2 環境因素分析
16.1.3 經濟因素分析
16.1.4 技術因素分析
16.2 行業投資特點分析
16.2.1 屬于準公共物品
16.2.2 行業投資金額大
16.2.3 投資回收較難
16.2.4 社會融資較難
16.3 污泥處理處置行業PPP模式分析
16.3.1 PPP模式基本介紹
16.3.2 PPP模式應用意義
16.3.3 PPP模式發展優勢
16.3.4 PPP模式發展現狀
16.3.5 PPP項目投資動態
16.4 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16.4.1 政策風險
16.4.2 環境風險
16.4.3 技術風險
16.4.4 價格風險
16.4.5 競爭風險
16.5 行業投資建議分析
16.5.1 投資機遇
16.5.2 投資重點
16.5.3 投資原則
16.5.4 投資前景
16.6 投資標的選擇要素
16.6.1 管理團隊的判斷
16.6.2 企業的技術優勢
16.6.3 快速改進技術能力
16.6.4 企業與行業發展階段的匹配
16.7 行業投資建設項目分析
16.7.1 污泥深度處理項目
16.7.2 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改(擴)建項目
16.7.3 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工程驗收
第十七章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前景趨勢分析
17.1 “十四五”污泥處理處置發展規劃分析
17.1.1 十四五政策導向
17.1.2 十四五政策目標
17.1.3 十四五主要任務
17.2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方向分析
17.2.1 行業發展前提
17.2.2 行業發展動力
17.2.3 行業發展模式
17.2.4 行業發展著力點
17.2.5 行業發展保障
17.3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前景展望
17.3.1 市場發展趨勢
17.3.2 市場發展空間
17.3.3 市場發展前景
17.4 2023-2027年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預測分析
17.4.1 2023-2027年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影響因素分析
17.4.2 2023-2027年中國污泥產量預測
17.4.3 2023-2027年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圖表目錄
圖表1 部分地區污泥工業分析與元素分析
圖表2 部分城市污泥重金屬含量平均值
圖表3 各類工業污泥重金屬含量
圖表4 城市污泥中有機污染物的含量
圖表5 污泥性質
圖表6 污泥的典型處置方式
圖表7 污泥堆肥處理的工藝流程圖
圖表8 污泥干化與焚燒工藝流程圖
圖表9 不同污泥處理與處置方法比較
圖表10 日本污泥碳化示意圖
圖表11 日本污泥熔融示意圖
圖表12 日本油溫減壓型干燥技術
圖表13 日本生物天然氣化裝置示意圖
圖表14 日本差動旋轉式高效螺旋壓力機示意圖
圖表15 日本污泥表面凝固型污泥干燥器示意圖
圖表16 日本SA方法的固體燃料生產技術示意圖
圖表17 大阪舞洲污泥處理中心示意圖
圖表18 大阪平野污泥處理示意圖
圖表19 福岡西部污泥處理示意圖
圖表20 泥干化工藝流程
圖表21 污泥干化前后含水率變化
圖表22 污泥干化后低位熱值
圖表23 污泥干化后重金屬含量變化
圖表24 泥餅含固率與產生的污泥顆粒量
圖表25 污泥處置相關數據和經濟性說明
圖表26 2016-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27 2016-2020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圖表28 2017-2021年中國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29 2017-2021年中國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圖表30 2022年我國GDP初步核算數據
圖表31 2017-2022年我國GDP同比增長速度
圖表32 2017-2022年我國GDP環比增長速度
圖表33 2016-2020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